400-678-5226
同样都施沈阳复合肥,为什么人家的农作物长得又好又壮?果实又多又好?用肥量不比他小,但就是没他高产,这是为什么呢?其真实施肥方面,存在很多误区,不留意的话很容易呈现施肥不当的现象,形成肥效差、奏效慢,以至形成植株死亡。以下几个误区,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
1、双氯肥?
用氯化铵和氯化钾消费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及时浇水。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对叶(茎)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使蔬菜滋味变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复合肥含氮高,缩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烧苗,要留意浇水和施肥深度。
2、只施底肥,不追肥?
很多用户怕费事,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办法是不科学的。作物在早期对营养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的确可以保证长时间作物对营养的需求,但即便是一些潜力比拟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关于保肥保水才能较差的砂壤土,不及时追肥更容易形成脱肥现象。所以,对生长期超越2 个月的作物应恰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
3、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
道理很简单,胖人与瘦人的主要差异不是吃的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吸收的多与少的问题。肥料也一样,同样配方同样用量由于产品自身的缘由会有一个明显的营养利用率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总营养低的产品会比营养高的产品效果还要好。
4、价钱贵=本钱高?
由于复合肥属于消费材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剖析本钱上下的根据不是价钱而是投入产出比,假如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状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哪种产品的本钱就是低的。
5、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固然这关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由于对作物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随着作物的生长,对磷、钾、微、有机营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求反而减少,偏施氮肥只会使作物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结果少或贪青晚熟,口感差。
6、产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少数用户以为产量上不去是肥料的缘由,其实产量上不去有很多缘由,如天气、土质、施肥办法、病虫草害、肥料的选择、种子、农药和田间管理等,要从各个方面来调查,肥料好坏只是其中的要素之一。
7、农作物呈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求3-5天后才干被作物吸收应用,在旱地普通需求5-7天后才能被吸收应用,因而农作物呈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形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形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依据农作物需肥特性停止,水田提早5-7天施肥,旱地提早8-10天施肥。
同时,农作物的营养吸收也与光、温、水、施肥办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肥等)有关。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作物营养的吸收,相反,则吸收放缓,根外追肥因营养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奏效快,可迟施,但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植株根部,奏效较快,也可恰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8、施肥越多,效益赿高?
依据报酬递加原理,当施肥到达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降落,效益降落。假如施肥过多,则会形成减产。因而,应依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应充足但不糜费的准绳,找出施肥计划停止施肥,充沛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和我联系删除!